11月17日,供应郑州西区用水的柿园水厂供水主干管爆裂,造成郑州市区西南部分80万人用水困难。仅今年,郑州西南区域就发生大小4起供水管道爆管事故。面对诸多的质疑,市规划局、公路勘察、设计院等部门则各有说法,各执一词。(11月23日《大河报》)
若不是互联网上那些“水漫金山”又“滴水难求”的图片,真难想象一根水管对城市生活有多大的影响。刚想对17号的水管爆裂说点什么,媒体又传来最新的版本:时隔五天,22日13时,郑州市文化路与东风路附近又一条自来水供水主管道发生爆裂,消防等部门专用车辆开始向停水的居民区应急送水。水管爆裂不算新闻,但一根水管爆裂“上瘾”,前赴后继地欢“爆”不止,难免就显得匪夷所思。
城市都有自来水管,郑州的地形地貌也算不得崎岖不平,为何七年来“劲爆”十数次?这个问题可以化为若干的脑筋急转弯——譬如,水管屡爆不止是谁的责任?答案是外星人也许要承担责任。因为规划局说:“(管道上的)立交桥是公路局勘察设计院设计的,由建委和城市管理局负责修建,与我们无关”,而公路勘察设计院则称:“设计方是按照规划部门出具的方案操作的。”譬如,水管屡爆不止会否有管理的原因?答案是这纯属管道自己“厌世轻生”。职能部门说,水管经常爆裂的原因有三:一是管道老化;二是立交桥上往来车辆较多,长期受到车辆碾压;三是由于季节原因,冬季到来后,温度降低,会增加爆管率。一句话,绝对是管网“多情”,与“人”没有半点干系。
管理不吃药,管道病难好。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,道路错综复杂、管道盘根错节,自来水管、电缆管道、燃气管道、污水管道等新管网也不断增加,一方面是旧的管网数据残缺不全,另一方面是新的管网建设箭在弦上,“马路拉链”拉出的爆管问题司空见惯、旧管网上的老毛病也进入集中发病期,如果“多龙治管”的公共治理格局不能有效整合,城市发展在公共设施类突发事件上埋单的代价必然越来越高昂——而设若应急体制又偏偏迟滞拖沓,基本民生保障也会出现不小的问题。
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点是市政设施的一体化,眼下而言,地下管网一体化的推广并不是技术或资金掣肘,而是立法与体制的问题。据了解,发达国家如法国巴黎等地普遍采用建设“公共管沟”的方法,也叫地下管廊——既方便管线的维护和保养、杜绝“挖爆管”现象,也可以避免城市道路的反复开挖,节约城市地下空间资源。
当然,城市水管爆得如此惊心动魄,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安全管理上的“海恩法则”: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,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。法则强调两点: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;二是再好的技术,再完美的规章,在实际操作层面,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。因循这个逻辑,就不难解释5天后水管再度爆裂之吊诡。再深究一层,如果我们仍希图依赖完美制度来解决水管问题、而不能从既有体制责任上厘清权责,起码最近一个阶段,一根水管上必还会演绎出更多的爆裂。